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教案

时间:2025-05-21 20:34:43
关于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教案模板集合5篇

关于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教案模板集合5篇

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,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。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教案5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教案 篇1

教学目标:

1.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,(其中一个多音字“为”)认识8个字,认识“米”字旁。理解课文内容,知道文中大自然的语言的意思,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2.培养学生查找资料,理解课文的能力。在理解课文中培养学生观察、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。

3.通过本课的学习,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,激发学生观察、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积极性。

教学重点: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;通过本课的学习,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,激发学生观察、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积极性。

教学难点: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

设计理念:培养学生查找资料,理解课文的能力。在理解课文中培养学生观察、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

核心问题:1.理解课文内容,知道文中大自然的语言的意思,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2.培养学生查找资料,理解课文的能力。在理解课文中培养学生观察、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。

查阅资料:三叶虫

教学准备: PPT课件

板书设计:

13大自然的语言

蝌蚪图 春天来了

鱼鳞图 一圈一岁

三叶虫图 汪洋一片

教学过程:

一、创设情境,引入新课:

师提前在黑板上写上“语言”

1.解决“语言”的意思

师:认识这两个字吗?(认识)谁来读一读?(生齐读)什么意思吗?(就是说的话)你都听过谁说的话?(爸爸妈妈、小狗……)

2.引入课题

师:说得不错!看看你们的眼力如何,看图猜季节!(师出示四季的图片生猜季节)

师:雪花纷飞,冬天到了;荷花盛开,已是夏天;落叶飘舞,那是秋天。这些都是大自然悄悄对我们说的话,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大自然的语言!伸出小手,认真地和老师一起写课题。(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后生齐读课题)

二、初读课文,通文识字:

师:别以为人才会说话,大自然也有语言,仔细观察就能发现,有一个小朋友就去观察了,他观察到了什么呢?赶紧读一读课文吧!

1.生自由读课文

2.生自己读生字表和认读字表,每个字读两遍。

3.字词检测:

(1) 读生字卡片:抢读--开火车读

(2) 词语检测:

镶嵌

师:什么意思呢?老师这里有一张照片,把照片放在了相框里并且

固定住了,我们就可以说:相片镶嵌在相框里。黑板也是被固

定在了黑板槽里,我们还可以说:黑板镶嵌在黑板槽里;看!

这里有一幅漂亮的风景画放在了画框里,你能像老师那样用

“镶嵌”来说一句话吗?

生:一幅风景画镶嵌在画框里。

师:谁还能说说?

生:一幅漂亮的风景画镶嵌在画框里。

师:现在你明白“镶嵌”的意思了吗?

生:明白了!

山巅

师:这里有一座山,你能帮老师指一指哪里是山巅吗?

生:指出“山颠”就是“山顶”。

师:把这两个难读的词放到句子里你能读准确吗?(出示句子: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拉雅山巅。)

以为 为什么 (解决“为”的读音)

扩展积累,解决难点:

师:你能用不同的音再组出不同的词吗?

生:认为 因为

告诉

师:他们都是生字,你是怎样记住他们的?

生:“告”上下结构,上边一个“土”加上一个撇,下边一个“口”。

师:没错!但是写的时候上边应该先写什么?

生:先写“撇”

师:对了!谁还有其他好方法吗?

生:我把“生”去掉一横,在下面加上一个“口”就是“告”。

师:他用的是熟字换笔画的方法,真好!谁来记记“诉”?

生:“诉”左右结构,左边言字旁,右边“斤”加上一个点,合起来就是“诉”,告诉的“诉”。

师:(出示在田字格中的“告诉”)这两个字怎么写才更漂亮呢?谁来说给大家听?

生:通过观察后指导占位。

师:两个字相比“诉”,比较难写,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认真地写

一写。(师范写生字,生书空随写。)

生:打开书描一个写一个。

4.写完的同学把字词朋友带到课文中再读一读吧!做到读通顺,边读边标出小节。

三、精读课文,品味语言。

1.师:如果我想请同学来分小节读课文应该请几个?(生:5个)我就请五个!我先请一个,剩下的我会随事情,你们可要认真听呦!他们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边听边想:你从中听懂了什么大自然的语言?

2.生汇报,按照生汇报的来进入课文

(1) 第二小节

生:我读懂了小蝌蚪像游动的逗号,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到了人间。

① 指导朗读

师:(出示小蝌蚪的图片,板书:春天来了)是这样的吗?大家都来读一读第二小节吧!(生自由读书)老师今天也把小蝌蚪带到了课堂中,想看看吗?(师出示课件)只可惜老师的没有让他们动起来,你们能做做快乐的小蝌蚪,用你的游动告诉春天来了吗?(生作动作)快把你们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吧!(生齐读第二小节--展示读--齐读)

点评:由于课前搜集素材的时候没能找到游动的蝌蚪,我就灵机一动让学生做动作,没想到这样的设计却使学生的积极性大为提高,清晰地体现了顺学而导。

② 仿写练习

师:除了小蝌蚪,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语言是告诉人们什么季节来了?你能试着像书上那样填一填吗?(出示句式)

你看那( )的( ),( )。

这是大自然的语言,

春天已经来到人间。

师:先自己准备准备,一会儿请你来说一说。

生自由准备后发言

生1:你看那飘落的雪花,多么白多么美,这是大自然的语言,春天已经来到人间。

生2:你看那绿油油的小草,多么像绿色的地毯,这是大自然的语言,春天已经来到人间。

……

师:能发现生活中有这么多大自然的语言,了不起!谁还听懂了书中大自然的什么语言了?

(2) 第三小节

① 理解课文

生:大鱼上的鳞片有圈圈,一圈就是一岁。

……此处隐藏2200个字……

3、 品味说明文准确、生动的语言。

一、 看词说话

1、(1)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(2)莲叶满池 枝繁叶茂

(3)果实累累 满山红叶 (4)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

2、这四组词语让你分别获得了什么信息:

(1) (2) (3) (4)

3、根据这些词语让你得到了以上信息,用文中物候学的术语可以把这些词语称为“ ”,它们能告诉我们一些信息,根据这一用途还可以形象地称之为 ,并说说你这样称呼的好处: ;作者称呼它们为“ ”,好处是: 。

二、预习导学----知识在于积累

1、我积累的词语是:(1)本文中我好读错音的词语有

(2)容易写错或难写的词语有 。

(3)我重点理解的词语有 。

2、课文的题目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,其实用物候学的知识说就是“ ”,课文中介绍了很多关于物候学的知识,比如:

(1)

(2)

3、在对本课的预习中,我还自学积累了这些知识(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,也可以是对课文写法的归纳):

三、小组合作探究

1、问一问:课文中的哪些知识点是我很难理解的?

2、议一议(可以先谈谈自己的理解也可以小组讨论):我或我们是这样理解的:

3、说一说:大家合作解疑难!

4、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有

四、拓展延伸

古代诗歌中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的,如白居易的《大林寺桃花》,说说你还从哪些诗中看到了物候知识,这些物候知识可以用书本中的哪些语句解释?

五、精读一节,品一品生动、准确的语言

1、请你找出文中一句或一段精彩的语句:

精彩的地方是:

2、动情朗读精彩语段,说说我是的朗读技巧:

六、本节课我的收获是:

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教案 篇4

教学目标:

1、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;理解4个新词语的意思。

2、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,能依照例句用只要就能、写句子。

3、能背诵课文。

4、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,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介绍的科学知识,培养热爱大自然、热爱科学的兴趣。

教学重点: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。

教学难点:体会介绍科普知识儿童诗的语言特色。

教学时间:2课时

第一课时

教学目标:

1、初步了解文中所介绍的科学知识。

2、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,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。

3、初步培养学生爱大自然、爱科学的兴趣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揭题导入:

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《大自然的语言》,(齐读)看着这个课题,你们想知道什么?(看课题提问)

大自然是一本厚厚的书,这本书里有很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。今天,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课,看看都告诉我们大自然的哪些语言。

二、自学感知课文

请大家自由读课文,注意课文中的两个生字,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?

三、反馈检查

练习:《作业本》5

四、合作研究朗读指导

1、课文是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将这些知识介绍给我们的?现在大家再去研究研究你喜欢的这一节,划出有关词语和句子,并说说这些词语或句子好在哪,可以同桌合作讨论说说。教师巡回指导

2、反馈:

(1)你看那天上的白云,就是大自然的语言。白云飘得高高,明天准是晴天。

这一节的准是用得好,因为它说得很肯定。

(2)你看那地上的蚂蚁,也是大自然的语言。蚂蚁忙着搬家,出门要带雨伞。

这一节,从搬家看出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,特别有意思。

(3)蝌蚪在水中游泳,不就像黑色的逗点?大自然在水面写着:春天来到人间。

这一节,作者用了比喻、反问的手法,把蝌蚪写提特别有趣。

(4)大雁在编队南飞,不就像省略号一串?大自然在蓝天写着:秋天已在眼前。

这一节也用了比喻和反问的手法,很有意思。

(5)大树如果被砍倒,你会从年轮中了解:一年只长一圈,告诉我们它已活了几年。

这一节

3、大家想不想再读一读课文,好,大家在读的时候想一想:第二、三与四、五两节,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?

归纳出

A:你看那(),B:()

也是大自然的语言。不就像()?

()大自然在()

()()

4、将二、三、四、五四节进行A、B改写。改写后评价。

五、课外拓展

那同学们平时有没有读懂大自然的一些语言呢?能不能将它用A或B的形式写下来呢?

六、小结:有时间可以质疑

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教案 篇5

活动目标:

1.能主动参与区域活动,并掌握进区域的规则。

2.熟悉各个区域的活动内容与方法。

3.增进幼儿间的互相交流交往,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。

活动准备:

1.阅读区域:自制图书 图书医院益智图书 我是天气播报员(各种幼儿图书若干,图书内容有关天气,可按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播报)

2.操作区域:小车跑跑跑 纸袋的秘密 天气换新衣 (提供牙膏、纸袋等材料运用剪、贴等技能进行创造;能根据天气的变化给娃娃换新衣)。

3.智力游戏区域:巧板世界 迷宫大揭秘 天气变化棋 (提供不同的材料玩具,如迷宫、棋盘、七巧板等)

4.数学区域:加来减去 分一分 瞧一瞧(提供各种数学操作材料,正确的进行数的分解)

5.美术区域:桃花朵朵开 我是艺术家(制作盛开的桃花,运用线条等技能进行作画等等)

活动过程:

1.与幼儿互相问好,介绍班上的区域及区域材料。

——交代进入区域的要求及规则。

——重点介绍智力游戏区域的玩法及规则。如:天气变化棋,让孩子大胆尝试创作棋盘。

2.幼儿选择喜欢的区域进入活动,教师作好引导、观察。

——重点区域观察:

1)天气变化棋:幼儿能否掌握剪、裁、画等技能,并运用该技能进行棋的创作。

2)天气换新衣:幼儿是否能根据天气的变化给娃娃换新衣。

数学区:观察幼儿是否能正确的进行数的分解

美术区:观察幼儿是否能运用线条等技能进行作画;是否能正确进行颜色的搭配。

操作区:观察幼儿是否能运用剪、贴等技能进行创造。

3.整理活动区,适当讲评。

——是否都能在音乐停止前回到座位上等待老师。

——小朋友的进区表是否都进行了打钩。

——各区域的操作物品是否都摆放整齐了,如果没有请幼儿摆放整齐。

——给遵守区域规则的小朋友给予表扬。

《关于《大自然的语言》教案模板集合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